塔吊林立、车辆穿梭、焊花飞舞……行走在夏日的常州经开区,处处涌现着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千方百计抓项目、促投资的热潮。
重大项目频频“拔节生长”
6月初,中车·常州“三位一体”产教融合示范基地看到竞技馆、综合楼正进行外墙幕墙龙骨安装,培训中心、食堂、宿舍楼等建筑内装、外墙施工同步进行中。
“目前,项目整体建设进度达80%。各主要建筑土建施工零星收尾,内外装饰已完成75%,外场市政管线完成93%,景观完成15%。”常州铁道高等职业技术学校项目办周润荻介绍,预计新校区将于今年10月完成主体结构交付,并在明年春季学期投入使用。
为打造央企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典范,基地配备培训中心、实训教室、竞技馆等,设置超100间教室用于智能制造学院和轨道交通学院的公共教学和专业课程实训教学;新建3栋宿舍楼,配置现代化生活设施,每栋宿舍楼拥有浴室、休闲活动室、超市、医务室等,为学生提供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在软件设施方面,每栋建筑均配置了智能化管理系统,包括楼宇自动化、能源管理、安防监控和智能门禁系统,提升运营效率,提供更高的安全保障。
“我们精准跟进项目审批、规划、实施、验收等关键环节,排查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堵点难点,全力护航项目落地。”潞城街道建设服务中心负责人沈娟红说。
位于遥观镇的省重大项目——常州中车大功率行星传动系统项目,一期投资额约10亿元,总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当前,该项目主厂房和表面处理组装车间框架结构已完成。项目建成后将主要生产陆上风电齿轮箱、海上风电齿轮箱,以及齿圈、行星架等核心零部件,为中车戚墅堰所全面跨入清洁能源装备新赛道作准备。
“项目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施工许可证办理离不开有关部门的全程指导,预计年内实现一起项目组装实验产线投产。”项目管理工程师尚付成说。
一个个重大项目“拔节生长”,激荡起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园区更新促产业更新
园区是土地资源要素的集聚地。2021年,常州经开区制定园区更新五年规划,确立整治提升工业用地2万亩以上的发展目标,“躺了”多年的低效用地迎来转机。
上月中旬,理研磨削科技有限公司签约入驻横林电子科技产业园一期电子科创港,总经理何乖描摹着企业蓝图:规划布局7至8条产线,主要生产机器人研磨设备、高端研磨抛光设备材料。
这是一家小块头但跑得快跳得高的瞪羚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研磨材料、设备的研发制造,年产值超5000万元。选择电子科创港,何乖有三点理由:标准厂房和一步到位的环保安全设施让中小企业省钱省心;政策解读、项目审批帮办代办、知识产权管理保护等增值服务,做到了企业“心坎”上;“一个园就是一条链,上下楼就是上下游”。
据了解,横林电子科技产业园一期主体结构、外装饰施工已完工,正进行外场市政和道路景观施工。电子科创港项目经理王政豪介绍:“项目预计8月完成验收,9月交付。”
“已经招募的企业不乏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后续入园的企业都会申报高企。”电子科创港招商经理杨晓桐透露,目前,园区招商进度达80%,其中50%以上的企业都来自外地。
不少签约企业,已经摩拳擦掌——米克森搅拌设备有限公司买好了生产设备,就等进场;同益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对2600平方米、可安放大型设备生产的厂房赞不绝口;理研磨削计划打造“共享打磨工厂”,和园区其他企业深化交流……
省重大项目绿色涂料集聚区南区建设已经全面封顶,北区建设正式开工。根据规划,绿色涂料集聚区一期项目用地200多亩,总投资20多亿元。规划新建厂房、研发中心及安全环保绿岛等相关配套建筑11万平方米,拟引进自动化智能涂料生产线10条以上。项目投运后,预计每年可减少排放废水5万吨、氮氧化物41吨,挥发性有机物1013吨,年削减综合能耗350吨标煤。
建设现场,4栋井然有序的楼栋跃然“址”上,呈“田”字排列的大楼,功能明晰,9层的综合楼,满足入驻企业集中办公的各类需求。作为共用区域,园区还为各企业配备了4000平方米的地下停车场,满足企业员工的车辆停放需求,车位容量可达99个,届时还将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增设更多的停车位。南区办公区域是园区的办公、指挥、指导的核心区域,用于园区的整体调控以及产品检测等各类功能。南区还配备了统一的中控室、检测车间以及园区公用工程车间,尤其是作为园区“中枢大脑”的中控室,将针对整个园区的安全保障设施及环保设施进行统一集中调度。
园区采取“企业组团入驻、社会资本共建”的投融资模式,鼓励涂料企业兼并重组、抱团发展。目前,吟春高性能汽车涂料、华星vocs防腐涂料、威斯敦光伏新能源材料、芳茂山高分子材料等6家企业签约入驻。作为6家签约入驻企业之一,常州威斯敦粘合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计划投资7200万元,在集聚区新建厂房1万平方米,年产涂料2万吨。
项目经理沈晋介绍:“目前已完成综合楼前2层的消防管线铺设,剩余铺设将在2个月内完成。南区的整体建设将于今年10月竣工,北区预计明年5月整体项目完工并全面试运行。”据悉,一期工程全面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20亿元,税收1.5亿元。
进入二季度以来,常州经开区以“一盘棋”思维聚焦产业定位,全力以赴推动项目快签约、快落地,针对园区更新的后半篇文章持续强化项目服务,引导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夯实项目要素保障,做到“有求必应”“有求快应”,推动项目建设难题、企业诉求“闭环”解决,真正把项目引进来、落下来。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